首页 > 历史军事 > 愚园梦魇 > 第54章 攻打苏州

第54章 攻打苏州(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致力于研究如何长生【快穿】 神界孽缘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欠费天尊 弟弟不是不可以 重生之佛系人生 诸天:金乌之混沌珠 天策之道 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 太玄道尊

第五十四章 攻打苏州

金磊对谷宗义说:“江南人民的反剃发斗争牵制了满清八旗的一部分主力,特别是江阴和嘉定两地的反清斗争更为壮烈,真是动天地,泣鬼神,对后来东南各地人民坚持抗清斗争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你也多次参加反清起义,真是位坚忍不拔,矢志不移的民族英雄。”邢姬说:“汉族同胞的反清斗争整整坚持了四十年,‘戈矛连海外,文檄动江东’,许多不愿做亡国奴的汉人,甚至流亡海外,继续坚持反清斗争。”谷宗义说:“民族英雄夏允彝和吴易都是崇祯年间的进士,在民族危难之际,他们都成为反清斗争的坚贞义士。攻打苏州和太湖起义失败后,夏允彝投水殉国。吴易因叛徒出卖,英勇牺牲,他们的名字将永垂千古。”

翌日清晨,天赐和罗成装扮成做生意的商人,给守城门的清军送上红包,顺利的通过盘门的哨卡,乘船离开苏州。他们在晨雾的掩护下悄悄的来到太湖秘密居点,谷家义勇军船队已经集结在这里待命。谷宪政说:“昨天我们派往苏州的兄弟,从在苏州巡抚衙门当差的李成天栋那里得到消息,清军似乎已经知道你们义军要攻打苏州的情报,我想义军是临时凑合的军队,难免有内奸、卧底混入其中,你们要小心遭遇清军的埋伏。”

罗成说:“苏淞和太湖沿岸、浙东各地散落着各支义师,威虏伯吴志蔡是明朝江南副总兵,南明弘光政权灭亡后,他收留残部,坚持抗清。吴志葵是夏允彝从前的学生,他写信与吴志葵这支义师联络,并亲至他军中制定了一个宏伟的战略部署,准备集结苏淞各支义师,合兵攻取苏州,由浙东各支义师收复杭州,然后再会师苏州,一起进兵南京,一举将清军赶出江南,并乘其渡江北撤时打伏击战,将其全部歼灭之,从而光复江南半壁江山。夏允彝要求儿子夏完淳投笔从戎,同他一起献身抗清复明大业,十五岁就让儿子与未婚妻钱秦篆完婚,父子俩都准备加入到这支义师中,攻打苏州。他们都没有打仗用兵,驰骋战场的经验。”

天赐说:“明朝的一些残余军事力量都缺乏长远的的谋略,很多将士懈怠贰心,在满清八旗的残酷镇压下,难免出现叛徒、内奸和动摇观望者,很难凝聚成一股统一的抗清力量,我们要告诉陈子龙、夏允彝父子和顾炎武他们千万要小心警惕,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二天,天赐和罗成马不停蹄的带了几名武艺高强的兄弟前往松江参加起义前的军事会议。陈子龙设明太祖像誓师起义,原明朝两广总督沈犹龙称总督兵部尚书,陈子龙称监军左给事中,军号“振武”。陈子龙、沈犹龙会同佥事御史王永祚、江南副总兵吴志葵跟各支义军的将领商讨攻打苏州城的战术部署。陈子龙说:“我们已经派人侦察过了,清军在胥门的防守较为薄弱,我们可以集中主要兵力攻打胥门,留一支义军在城外接应,万一攻城失利,我们立即撤出苏州城。”

天赐说:“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清军可能已经得知我们义军要攻打苏州的消息,攻进城后,要小心清军的埋伏。”顾炎武说:“我们是否兵分两路,一路主力由总督和监军攻打胥门,另一路由谷将军和罗将军率领水师佯攻盘门。一旦攻城失利,或进城遭遇埋伏,则由他们的水师负责到胥门掩护你们撤退。”

归庄建议:“盘门是水陆城门,我和炎武、其沆参与盘门的陆路佯攻,谷、罗二位将军负责水路佯攻,这样水陆并进,清军才会中计。”陈子龙与沈犹龙商量后作出决定:“诸位建议很有见地,我们就分兵两路,一路由我和沈犹龙指挥,鲁之玙为先锋,强攻胥门,一路由谷、罗两位将军指挥,水陆并进,佯攻盘门,并担当掩护主力撤退的任务。既然起义已经泄密,那我们就提前三天起义,明晚出发,拂晓攻打苏州城。”

散会后,天赐和罗成马上赶回太湖秘密据点,召集义勇军船队作战前动员:“今晚我们乘着夜色分散出发,三船为一小组,装扮成商船、渔船,按照编队次序先后,陆续前往苏州盘门,拂晓集结,听我主舰号令,佯攻盘门。”部署完毕,天赐命令伙夫准备丰盛的晚餐,大家举杯誓誓:“高举义旗,驱逐满清,收复苏州!”

天赐和罗成、罗山伯分乘三艘战舰,天赐在前,罗山伯居中,罗成殿后,前后联络呼应。五更天,义勇军舰队如数集结到盘门外芦荡待命。与此同时,顾炎武、归庄和吴其沆率领的义军,也从昆山赶到了盘门。顾炎武说:“陈子龙的义军主力已经在胥门外部署完毕,只等到盘门发起佯攻,将清军主力诱惑到盘门,他们立即发起总攻。”天赐检查了各舰船的情况,一切准备就绪,便命炮舰向盘门城楼射击,为了保护盘门古迹,天赐命令集中炮击城墙一隅,打开一道缺口。一发发炮弹都集中轰炸城楼一侧的城墙,不久就炸开了一道缺口。清军慌忙调动兵力堵住缺口,阻击往里冲锋的义军。

此时,胥门义军发起攻击,因为清军只部署了少量兵力,很快鲁之玙率领的义军先锋攻占了胥门城楼,由于轻敌,义军进城后便遭到埋伏的清军重兵包围。陈子龙、鲁之玙的义军虽有千人之众,但军饷不足,且多数是渔民,又是临时组建的,没有经历巷战的训练,面对气焰嚣张的满清八旗精锐,死伤惨重,四散溃败。黄蜚、吴志葵率领的水师,听说先锋队已被清军围歼消灭,便犹豫不前,准备登舟撤退。夏允彝父子泪流满面,遍拜各支义军将士,才勉强发兵救援,但终因军纪松散,士气低落,不堪一击,四散溃败。

陈子龙、沈犹龙率领残部拼命突出重围,向盘门方向撤退。天赐、罗成和顾炎武他们闻讯后,立即率领义军赶往胥门救援,拼命掩护从胥门溃败的残部撤退。清军见有一支义军前来支援,还有水师炮击,掩护撤退,也就没有再穷追猛打。黄蜚不听陈子龙的劝阻,将二万水师移营黄浦江,因沿途水道狭窄,单行延绵数十里,不利回转,首尾无法呼应,勉强支撑两个月,就被清军各个击破,溃败逃遁。

陈子龙残部退守松江县城,英勇抗敌,遭遇满清八旗军的激烈围攻。七月十日,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又无外援,南门和东门先后被清军攻破,守城门的将士宁死不降,二万人被清军残酷屠杀,沈犹龙等将士皆阵亡。陈子龙、夏允彝和夏完淳分别率领残部,在城西浴血奋战,突出重围。

再说义军攻打苏州失败后,天赐、罗成、罗山伯率领舰队和顾炎武、归庄、吴其沆他们的义军残部从苏州撤退到昆山,与原昆山县令杨永言的旧部一起守城拒敌。天赐建议道:“我和顾炎武带领部分舰队和义军前往常熟守城抗敌。这样昆山和和常熟成犄角之势,可以相互救援。”清军从苏州、松江调动八旗精锐首先围攻昆山,并切断了常熟与昆山水陆联系。因为敌众我寡,又没有外援,没几天,昆山失守。城破后,清军大肆屠杀,死难者多达四万余人。顾炎武的挚友吴其沆战死,顾炎武的两个弟弟被杀,生母何氏右臂被砍断。

九天后,常熟也相继陷落,天赐和罗成、罗山伯率领义勇军舰队残部撤退到长江吴淞口的芦苇荡里隐藏蛰伏,等待时机再战。顾炎武潜往在常熟语濂径的秘密住所,见到他的嗣母因为常熟沦陷,山河破碎,绝食十五天而殉国。她临终嘱咐炎武:“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目于地下。”炎武悲痛欲绝,谨记嗣母遗训,安葬了嗣母的遗体后在家守孝。天赐和罗成找到顾炎武的秘密住所,商议今后如何坚持抗清复明的斗争。顾炎武对天赐说:“唐王在福州称帝,年号隆武,经大学士路振飞推荐,隆武帝遥授我为兵部职方司主事。他们派使者前来催我前往福州,现在嗣母绝食殉国,我也难以赴任,只能梦在行朝执戟班了。”

天赐和罗成率义勇军舰队残部退回太湖湖心秘密据点,同谷宪政、罗山伯和留守的弟兄一起,暂且蛰伏小岛。他们并不因为暂时的失败而气馁,决心学习越王勾践精神,十年卧薪尝胆,积聚力量,作长期的抗清复明斗争的准备。

坏消息不断传来,清军调集了二十四万八旗精锐围攻江阴城,江阴全城动员,与凶残的八旗兵激战,典史陈遇明和主将邵康公固守江阴城,都司周瑞龙率水师御敌于长江口,成犄角之势。周瑞龙的水师在江边激战失利,败退而去,清军直逼江阴城下,邵康公的左翼守军几次溃败,陈遇明右翼守军伤亡严重,后来阎应元陆续调集几支援兵入城,军民继续坚持浴血奋战。江阴军民苦战八十一天,清军死伤惨重,被击毙三王十八将,以及士卒七万五千多人。江阴军民终因粮尽粮绝,清兵从祥符寺后门攻入城中,城破后男女老幼无一人投降。

疯狂的满清八旗攻城首领下令屠城:“满城杀尽,然后封刀”,清军在江阴城内大屠杀三天,杀戮城内男妇老小共十七万二千多人,幸免者仅老小五十三人,城内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淹没足胫,真是惨绝人寰。

嘉定百姓在侯峒曾和黄淳耀的带领下,组织城防民兵,前后三次举起义旗抗清。他们占领城楼,拒不投降,参加战斗的百姓前后共十八万人,男女老少前仆后继,抗清战斗一浪接着一浪。七月初四五更,大雨如注,嘉定城上军民露天战斗三昼夜,两眼红肿,遍体鳞伤,饮食断绝,领队的将领侯峒曾、黄淳耀也杖剑挺立雨中,已经坚守两月的军民皆疲惫不堪,但仍然坚持不懈。清军用大炮轰城,墙垣坍塌,清军接着用云梯登城,以冲车上缺口,涌进城内。嘉定城中上自地方士绅,下至黎民百姓,无一人投降,皆不幸惨遭清军杀戮,鲜血淋漓,尸横遍地,三次屠城,总共牺牲二万多人。清兵见大家闺秀和民间有姿色的女子都活生生的将其俘掳,在光天化日之下强奸淫乐,不从者将其双手钉于板上,强逼着奸淫之,有不堪强暴者,惨死无数。清军将掠夺来的财物美妇,用无数大船装载,运往北方老窝,连岸上行走的骆驼和车子也满载着玉帛美女,满清贵族还得意洋洋的吹着胡笳。仅大汉奸、原明朝徐州总兵李成栋一人,就用了三百只大船才运走他从江南苏杭一带抢劫来的金银珠宝、绸缎美女。真是一幅亡国后的悲惨图景,腥风血雨,欲哭无泪,史称“嘉定三屠”。

天赐和罗成秘密前往松江找陈子龙和夏允彝父子。获悉陈子龙避难青浦县金泽,后来又隐姓埋名入嘉善县陶庄水月庵,托为禅僧,取名信忠,号颖川明逸,而夏允彝已经投水壮烈殉国。原来义军攻打苏州失败后,坏消息接连不断的传来,抗清义士都非常焦虑,商议再次起义,惟独夏允彝反而变得异常平静,他决心自杀殉国,家人和乡亲劝他趁乱渡海去福建他曾任地方官的长乐县,招募兵马,再图举行反清起义。夏允彝考虑再三,没有答应,他怕起义再度失败,以至于让夏家蒙羞万世。清军松江主将早闻夏允彝英名,派人劝降,说只要他能出山,一定给他大官做,还表示:“即使夏先生不愿为清朝做官,出来见一面也行。”

夏允彝以“贞妇”自比,坚定不移的表达了不愿侍奉清朝,决不当汉奸、叛徒的决心。他给挚友陈子龙写信,将老母妻妾儿女托付给他照顾,并把未完成的政论文集《幸存录》交给独子夏完淳手中,嘱咐他变卖家产,资助义军军饷,代父完成抗清复明遗愿,然后投河塘自杀,其兄长、儿子、妻妾等家人,皆肃穆恸哭地立于松塘边观视。溏水只有齐腰深,这位壮烈殉国的爱国才子活生生的将头埋在水中,窒息而死,连他的后背衣衫都没有浸湿,就视死如归的自杀了。

夏允彝在留下的遗书中说:“少受父训,长荷国恩。以身殉国,无愧忠贞。南都继没,犹望中兴。……人谁无死,不泯者心。修身俟命,敬励后人。”

夏完淳亲眼目睹他的父亲为大明天子殉国,他心疼如焚,肝胆俱裂,决心继承父亲遗志,更加坚定了将热血和生命贡献给抗清复明大业的意志。夏完淳在他的《六哀》诗中记述了攻打苏州的亲身经历:“瑟若轻健姿,一往长倚气。宝剑酬君恩,深入无退志。孤军矢一战,光响横振厉。慷慨授命时,白虹贯吴市。”对先锋鲁之玙表示无限崇敬和深切的悼念。诗中还对父亲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无尽的哀思:“呜呼先文忠,横剑誓河曲。”,“从容蹈东海,景耀长回烛。”

陈子龙悲痛地说:“夏允彝与我本是同年进士,又都是几社创始人,也是我的挚友和兄长。我也想追随他一起殉国的,但夏先生已将老母妻儿托付给他,加之我还有九旬老祖母需要瞻养,因而出家为僧,云游寺院乡间,等待时机,再度举行抗清复明起义。”

天赐和罗成在夏允彝灵堂吊唁过后对夏完淳说:“我们对你父亲为大明江山壮烈殉国表示深切哀悼,希望你节哀顺变,为继承父亲的遗志,前仆后继,坚持抗清复明斗争。我们会与你并肩战斗的。”夏完淳忍痛道:“先父决心以死殉国,我做儿子的只能尊重他的意愿。感谢你们在我最悲痛的时候前来吊唁慰问。我上书鲁王,要求给我父亲以赠谥,鲁王爱惜我们父子忠于大明,赠我父亲‘右春坊右中允’谥‘文忠’,还立授我‘中书舍人’一职。我会很快振作起来,为完成先父的遗愿,为光复大明江山,坚持不懈的努力,乃至追随先父为大明殉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 荣耀大秦 汉末浮沉书 三国:汉家天下 回到大汉打天下 本驸马热武器自由,开荒怎么了? 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 大唐极品帝婿 三国之夏侯弃子 穿越原异界寻仙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