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在家上任(1/2)
急于出山的袁世凯,见接下来的几天没有动静,自己反倒急了。有点埋怨自己的生死弟兄徐世昌,所谓饱汉不知饿汉饥。
你协理大臣当着,当然不急。自己这边好容易有这么个机会,错过了怎么可好?
十九日,他再也沉不住气了,电请内阁代奏:“凯衰病余生,何堪负重,然受恩高厚,利钝姑不敢计,唯有竭尽心力,以图报称。但鄂省兵叛库失,凯赤手空拳,无从筹措,必须赶募得力防军,以备驻防收复地面及弹压各属。……拟请旨俞允在直隶、山东、河南等省,招募曾经入伍壮丁一万五千二百人。……编集二十五营,作为湖北巡防军。……惟兵以饷项为命脉必须裕筹……仰恳饬下度支部速拨得歀四百万两,以备拨支。”
载沣收到内阁转来的袁世凯电奏后,发布上谕:袁世凯现已补授湖广总督,所有长江一带水陆各军均归该督节制调遣,会同沿江各督抚妥筹办理。也就是说,袁世凯这个总督已经在家上任。
二十日,袁世凯致电内阁,要求清廷饬令卸署江北提督,开缺副都统王世珍襄办军务,以便托付得人,早日南下;饬令军咨府正使、副都统冯国璋迅速来彰德筹商一切,其所统第二军可以备援,不必急于调发;副都统衔开缺奉天度支使张锡銮、已革黑龙江民政使倪嗣冲、直隶候补道段芝贵、山东军事参议官陆锦、直隶补用副将张士钰、直隶补用知府袁乃寛均随他驰往前敌委用差遣;第四镇统制吴风岭迅赴前敌。又奏请饬署江北提督段祺瑞酌带得利将弁,立赴湖北。
很明显,袁世凯在“举逸民”,他要把自己的人召到身边,用起来得心应手。
这所有的一切,清廷都照准。袁世凯虽已上任,但还未出山,仍坐镇于洹上,他现在反而不急了。
革命军占领武昌后,已于十一日成立军政.府,推举原清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任军**都督。
黎元洪,原名秉经,字宋卿,是湖北黄陂人,故称“黎黄陂”, 世居湖北黄陂西乡、县城、东乡与北乡。
史载,幼年黎元洪“头角峥嵘,具厚德载福之像”。 黎元洪出生之日是民间传说的观音出家之日,故而打小他就被家人寄予厚望。史称黎氏素怀大志,富有革命思想,其名为元洪两字,亦大有深意。盖隐以元末之朱洪武(朱元璋)自居,而又含蓄自然。
黎家虽靠近县城,但周边却很荒凉,有着无数的农田和大片的荒野。除了几处只有富裕人家子弟能够上得起专教经书的私塾外,没有一所学校。
黎元洪幼年家境贫寒,他的父亲居住在乡下,生活艰辛,只种了很少田地。 为改变生活窘迫的现状,父亲黎朝相迁居县城。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经族人介绍,黎元洪决定投军效力。
光绪九年(一八八三年),黎元洪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管轮科 ,开始了为期五年的海军知识学习,这也是黎元洪接受正规的新式海军教育的开始。
北洋水师学堂是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设的培养北洋海军人才的学校,施行英式海军教育,开设英国语言、地舆图说、算学、几何、代数、三角、驾驶、测量、推算、重学、化学等课程。训演枪炮、**、机器等外国水师操法,学生毕业后任职北洋海军或选送外国留学。
黎元洪在学习中擅长轮机驾驶的技术,对引擎修造学尤其感兴趣,在水师学堂中的刻苦程度最高。 因其学习成绩斐然和在教练舰上实习表现突出,深得教师和同学推重,年终被学校特予嘉奖。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年),黎元洪以优异成绩从天津水师学堂毕业,北洋大臣李鸿章赏给他六品顶戴,并给予其把总的职位。 [此后,他被派至北洋水师来远号快船见习海军技艺,有海道、驾驶、帆缆、枪炮、列阵等训练项目。。
黎元洪训练时与同事关系颇为融洽。 光绪十六年(一八九零年),黎元洪由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调赴广东广甲舰,充当三管轮。负责巡视琼崖、虎门、汕头,管理机器开关、拆洗及保养事务,兼管储料生火诸事。
他勤于职司,大多数时间都在南方沿海进行巡视。 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年)秋,黎元洪经北洋大臣李鸿章保奏、清廷批准先后从把总晋升为千总。由六品顶戴赏换五品顶戴。
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黎元洪所在的广甲舰被抽调编入了由海军提督丁汝昌率领的北洋舰队来参战。
广甲舰是铁肋木壳船体,平时为教练及安放**之用,较之日人的钢甲兵舰的威力相差甚远,对于猛烈的海战自然很难抵挡。
在九月十七日的黄海战役中,广甲舰触礁搁浅以致未能行驶。为躲避日军的追捕,黎元洪跳海得以逃生。及此,黎元洪结束了为期十二年的海军生涯,告别了曾尽心效力的北洋水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